首页

踩脖子

时间:2025-05-25 10:56:49 作者:一镜到底!看李白磅礴诗境里的庐山瀑布 浏览量:79965

  中新社昆明9月11日电 题:藏族青年邂逅台湾舞者:两岸婚姻,以心伴心是基本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两岸婚姻,因亲上加亲,被誉为两岸“三通”之外的“第四通”。这“第四通”有什么特别之处?经营好两岸婚姻有什么诀窍?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诀窍。以心伴心,就是基本。”

  在十余年间陆续采访多个两岸婚姻家庭后,记者遇到云南香格里拉藏族青年茨主多吉和台湾桃园舞蹈团创团团长黄雅姿的两岸婚姻故事。面对记者的提问,已相伴近20年的他们给出这样的回答。

茨主多吉、黄雅姿和两个女儿的合影。(茨主多吉 供图)

  2005年,热爱舞蹈的两人在云南相遇。一个是大型原生态舞蹈集《云南映象》的演员,一个是桃园舞蹈团团长,因一番舞蹈交流后定情。

  “那时我老婆已是台湾小有名气的舞蹈家,不远千里来到云南学习民族舞。我还是一个小歌舞演员,也不知怎么就互相喜欢上了。”少言的茨主多吉这样介绍他和妻子的相识。

  为追随妻子,2007年,茨主多吉跨海去到台湾。那时,两岸婚姻办理结婚证还不是件便利的事情。茨主多吉和黄雅姿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成为众多两岸婚姻家庭中的一对。

  留着长发、穿着民族服装的茨主多吉第一次踏上宝岛台湾,遇到了“围观”。“大家很好奇我的家乡香格里拉是个怎样的地方,我们的服饰和歌舞蕴含了什么意义,我习不习惯台湾的生活”,茨主多吉说,这份天然的关心打消了他人生地不熟的担忧。

  很快,他融入妻子黄雅姿的舞团中,教大家跳云南的民族舞蹈,并担任舞团团长。后来,他们生下两个女儿:格桑曲珍、江央卓嘎。

  “这是我和老婆一起回香格里拉。那会儿她还很瘦。”“这是幼儿园时期的两个女儿,小小年纪就爱跳舞。”“这是两个女儿陪我上台演出。我们都穿了藏袍。”“这是我们的台湾学生来昆明街头跳舞,大家很喜欢这种交流。”翻看手机里的照片,茨主多吉向记者分享这些美好瞬间。

  而黄雅姿更能体会丈夫赴台的不易:“自幼生长在澜沧江边的多吉,最欣赏藏獒,自由自在是他的天性。但他来台湾,作出很多改变,还是个优秀的奶爸。”

  2017年,他们选择回到云南,向学生传授融合了两地风格的舞蹈,目前已在昆明开了三个舞蹈培训学校。

  两人也带领更多台湾学生来云南学习民族舞蹈。就在上个月,由云台两地学子组成的演出团,在昆明开展一场露天演出,吸引众多市民观看。

  “舞蹈是没有界限的。亲情的交流是天然的。”茨主多吉和黄雅姿希望,未来还能举办更多交流活动,让云台两地越走越近。

  一路携手走到今天,茨主多吉和黄雅姿坚持“没有秘诀,只有以心伴心”。“两岸婚姻和所有婚姻一样,都是基于爱情之上的心与心的连接,需要的都是包容、理解、扶持。”茨主多吉说,“祝福每一对两岸婚姻。”

  他们的故事也被写进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联合出品的原创歌曲《云台谣》里。这首歌于10日亮相第六届“七彩云南·相约台湾”主题日暨2024云台中秋茶话会,并正式发布。(完)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香港国际珠宝节火热大促 钻石领带吸人眼球

近日,陕西西安。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演绎《上元乐》《破阵乐》等经典鼓乐曲。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完整,吸纳了琵琶、古琴、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记者 党田野)

浙港青年企业家聚首甬城 凝聚力量共话合作新机遇

本次发布的《楚辞大典·第一编》是《楚辞大典》的第一批成果,收入68种“楚辞章句”和“楚辞集注”文献。其中收入的敦煌旧抄本《楚辞音残卷》、清代毛祥麟撰《楚辞校文》稿本、日本西村时彦撰《楚辞王注考异》稿本都是孤本,其他如明正德十三年刻本、闵齐伋校刻三色套印本都是难得一见的善本。此外,为了体现批校本、三色套印本的原貌,其中不少版本采用了双色、四色印刷,最大限度还原古籍的原貌。

菲律宾马尼拉:2024年泰国周热闹非凡

“过去,丽水外贸公司出口物流成本高,自从我们的货物通过丽水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通道发运后,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做大了,丽水本地经济也能发展起来。”浙江丽水某外贸公司相关负责人叶爱丽对此深有体会。

博鳌多多丨全在细节里!“近零碳”生活体验多多!

上海10月14日电 (记者 王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镇院之宝”《茶馆》14日晚上演于上音歌剧院,为北京人艺近一个月的上海驻演揭幕。

中国海上深层油气探井测试日产创新高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总面积超过100万亩,是全国首个同时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双遗产”地。梯田核心遗产区坐落于元阳县,总面积约为7万亩,包含了三个乡镇,82个村寨,约6.4万人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 哈尼梯田是当地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民族人民,在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下依山就势,通过长期农业劳作创造出的自然文化景观,在上千年的耕作历史中,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水流穿梭其中”农业生态系统,一个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